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

新北市│新店│景點│景美人權文化園區

地址: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
營業時間:週二~週日0900~1700(周一休園)
造訪日期:2012.10.6

東門市場吃完傳統小吃羅媽媽米粉湯後,我們就搭車到捷運大坪林站,準備來去景美人權文化園區逛逛。人權園區其實距離捷運站不算太近,還好現在是秋天,不然肯定走到滿身大汗。
因為我們是步行方式抵達,所以走過秀朗橋後會先遇到一座大門,大門緊貼著秀朗橋,連個人行道都沒有。而大門上寫著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幾個大字,
這個大門兩側還有廢棄不用的警衛室,後方是一個小軍營。不過這不算是園區真正的入口,算是停車場入口而已。

如果沿著秀朗橋(照片左邊的高架橋)直走,才會看到園區真正的入口。
一道斜牆引導參觀者的視線到後方的建築物。
 入口廣場,不是特別大。
 廣場旁有個停車彎。
廣場旁邊也有一塊說明牌,講解了簡學義建築師設計入口意象的概念。如同說明牌所言,就過去看守所發生的歷史而言,這一條講述台灣民主從受到禁錮到追求自由的敘事軸線。

另外我個人的理解是,為了體現台灣人民在這段歷史過程所受到的扭曲及煎熬,首先建築師保留了一棟長方形、柱梁結構垂直正交的RC造的建物(機能是行政中心),象徵過去樸實的台灣,接著由「外」(都市,亦可解獨為台灣以外的力量之意)而「內」(園區,亦可解讀為伸入台灣內部,影響民心之意)的插入五道牆,每道牆有著不同厚度、角度及高度,象徵著國民政府那隻昭然若揭有形的「手」,因此我們可以在行政中心內看見遭到有形的「手」穿插、扭曲的三度空間,顯得支離破碎,隱隱有一種糾結的心情浮上心頭。

當然五道牆穿越行政中心時,形成複雜又詭異的空間,較容易呈現台灣人民被壓抑的心境,但是五道不同形體的牆在建築形式操作上將會比較複雜,不易引導出前述「從受到禁錮到追求自由的敘事軸線」,所以這五道牆穿越行政中心後,慢慢結合成兩道簡單的實牆,把白鴿廣場(虛空間,象徵自由)及汪希苓軟禁區(實空間,象徵禁錮)分隔在兩端。

再來就是將象徵自由鬥士的鋼筋製白鴿由「禁錮」射向「自由」,這些白鴿必須穿越那兩道牆才能得到自由,不過有些白鴿只停留在兩道牆中間,失敗了,而有些白鴿成功則是飛到自由廣場。
這張照片中,可以細數出五道牆,象徵著國民政府那隻昭然若揭有形的「手」。
這五道牆,每道牆有著不同厚度、角度及高度。第一道牆緩緩地、較不具破壞性地出現,機能上則是結合樓梯,二樓的空間是辦公室,暫未對外開放。
從第二道牆看第一道牆。
第二、三道牆,開始完全遮擋參觀者的視線,暴力地拔地而起,兩道牆間只留出狹長的空間,地面上的鋪面呈現梯形。
第三、四道牆之間的空間更為狹小,地面上的鋪面只剩下三角形。
第四、五道牆則是開發明顯地以不同形式介入了規矩的行政中心(象徵過去樸實的台灣)。
從第五道牆旁,可以看到第三、四、五道牆直挺挺的貫穿行政中心。
五道牆與行政中心之間的夾縫空間。
逐層疊高的牆,讓人望牆生懼。
走進行政中心內,往外側看。
抬頭看,原本柱梁結構垂直正交的RC造的行政中心,已經被五道牆切割得支離破碎,天井也是不規則形狀。
一樓空間則是被五道牆或多或少的劃出幾個空間,目前還沒有太多實際機能。
扭曲變形的五道牆,入侵了垂直正交的柱梁。
走出行政中心,這五道牆仍然如影隨形的跟著,只是又變化成不同形式,
這裡就是五道牆慢慢結合成兩道實牆的轉換空間。
銳利的剖面,無情的切斷通往自由的路,這中間盡是痛苦的掙扎過程。
兩道牆並不是平行的,而是越往上越靠近,只留下一線天空,真是一條絕望的路徑,走在其間,有種狹縫中求生存之感。
路徑的端點會看到兵舍,這個涵意還沒參透。
這兩道牆是一條象徵國民政府由外而內施加外力的軸線,而從另一側斜插而來的路徑,則是象徵禁錮到自由的軸線。這第二條軸線的端點是汪希苓軟禁區的圍牆,真夠寫實的。
抬頭一看,有一隻白鴿還沒飛出牆外,意指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,少不了失敗的受難者。
走出這條軸線,心情複雜了起來。不過回頭一看,牆的兩端都是水池,又再度讓人沉澱了下來。
繞到白鴿廣場的正面,有好幾隻得到自由的白鴿。
個人覺得照片中右邊搭建的舞台有點突兀,破壞了整個平面的幾何性,應該不是建築師原始的概念。
沒錯吧,從哪個角度看,都覺得怪。
拍完白鴿廣場,回到禁錮端來拍這兩道牆。
倒影拍的不夠好。
再沿著兩道牆中間走回去。
前方那一棟結構規矩的行政大樓就是象徵受難的台灣。
還是有一部分的台灣沒受到摧殘,靜靜的待在大樹的後方。
拍了這麼多入口意象,該來看看行政大樓內部了。
好像只有一個服務台,跟幾張座位。
有一個保全在這負責,而牆上貼的海報其實已經過期了。
空盪盪的服務中心。賣個咖啡飲料還不錯,因為我有點渴。
來看一下全區平面圖再出發。好像有不少地方可以走走。
離開入口意象及行政中心的第一站,我們先到最角落的汪希苓軟禁區。
這真的是軟禁區,因為有點像一般住宅。
其實這裡應該也可以開放參觀。
在服務中心對面則是第一法庭。
也沒開放參觀。
只能看看說明牌囉。
法庭旁邊的「公正廉明」,還留著,有點諷刺、警惕的意味。
準備要來室內看展覽了。
大約有六棟兵舍,這看守所的兵力也不弱啊。
第一棟兵舍的主題是歷劫的百合。
展場沒有經過特別設計,但還OK。主要就是在講解過去那個白色恐怖的時代。
在這裡也學到不少。
「思想已改正」??
真是恐怖的刑罰。不過看了後面幾個更殘酷的方式,回頭想想,被吊起來打似乎算是比較痛快的方式了。
這個流程也真是複雜。
展場其實一直都不多人。
還有一區是影片區,在講解人權憲章的條文。
逛完第一展場後,走出來就看到兩棟兵舍間的高牆。
左邊這棟就是第一展場,右邊這棟則是第二展場。
第二展場的主題是風揚傳承的蒲公英。
入口處也是走暗色調。
這裡主要就是介紹景美看守所的歷史與受難者的生活。
這裡有展覽一些受難者的資料及文物。
受難者會替政府機關洗衣服,除了賺工錢,也是另一種放風。
還有一間實大小的牢房可讓遊客體驗。
哈假哭。
從外面的螢幕可以看到牢裡面的狀態。
還有不同角度的攝影機。
還不錯的體驗,只是都沒有參觀者。
走出這間展覽廳,這兩棟兵舍有塗紅色的漆。
小花圃的後面就是六棟兵舍。
中正堂,1957年。
告示牌上,說明它是軍法學校的禮堂。不知道是否跟看守所有關嗎?
接著我們往仁愛樓出發。
仁愛樓前方有個小水池。我看老照片,很久以前仁愛樓前方還可以舉辦受難者球類比賽。
這座雕像也是受難者的傑作。
仁愛樓,1967年設計。
應該是要戒備森嚴的入口。
平面圖並沒有將室內及室外空間塗上不同顏色,第一時間有點難解讀圖面。
我看過電視介紹,這種銬鐐還必須要用鉚釘閉合,沒有工具是不太可能打開的。
入口處的第一間房間,就是警衛室。
外邊就是小廣場。
警衛室有點小,仍裝得下待命的警衛嗎?
警衛室說明牌。
第二間房間是律師接見室。也不大一間,但這裡肯定是被監聽的,而且前面的展覽都有強調,給受難者請律師只是聊備一格,一切軍法官說了算。
說明牌。
第三間房則是醫務室。大概是第二大間的房間,僅次於福利社。
除了診療區外,往裡面走還有藥房,但我覺得這個空間規劃有問題,通常診療區應該要在比較裡面,避免閒雜人等進出,藥房可以靠進房間入口處。
告示牌上說,因為也有一些具有醫生背景的受難者,所以就由這些醫生來幫其他受難者及官兵看病。
第四間房是錄音室,以前應該擺滿機器吧,那錄音的膠卷要放哪呢?
告示牌。
再來就是接見登記及送物室。我覺得動線有點難理解,好像很難確保受難者的動線不會跟訪問者交疊。
告示牌。
沒想到這裡也有福利社啊。
告示牌。
還有廚房區。不過受難者連放風都沒時間了,哪有時間來逛福利社買水果。
告示牌。
沒想到竟然也有外送服務。
再來就是比較嚴肅的等候接見區,家屬或受難者在這裡等待的心情應該是七上八下的。
還有指示燈號。
好像電影場景。
拍照留念一張。
每隻電話拿起來會有語音導覽。
哈專心聽語音導覽。
最靠門口的電話,就不是語音導覽,而是真的可以通話。
哈幻想來探望我。
另外一頭的面會室,給家屬使用。
告示牌。
仁愛樓勉強可以說是「日」字型平面。穿越剛剛介紹的幾個房間後,就會來到日字型的另一個中庭。
這個禁錮中庭主要是提供受難者放風,而四周就是他們的牢房,所以可以看到到處都是高牆與鐵絲網。
接著,我們穿越重重的鐵門來到牢房區。
這張平面圖的示意效果不大。
走道不寬,150公分。
牆壁下方有個開口,可收送餐點。
好像是單人房,有點忘了。
無隔間廁所。我一直以為是用蹲式的。
光線沒有想像中暗。
只要是牢房的開口都有加裝鐵窗。
這間房間則是在可接觸的牆面上,都安裝了泡棉,怕受難者尋短。
還有展出受難者家書、照片。
哈看得蠻仔細的。
其實牆上的這三個人名,在兵舍展示館內也偶爾提到。
終於走出那段牢房,才轉個彎,又看到重重的鐵門與另一排牢房。不過後面就不提供參觀。
我們走中庭回去。這就是受難者放風的空間。
接著走到日字型平面的另一個中庭,主要可以提供受難者運動空間,運動中庭四周則是洗衣工廠等受難者工作空間。
其實空間蠻大的,可能有蠻多受難者都必須來工作。
洗衣工廠的水龍頭。
另一個角度。
這裡則是燙縫衣工廠,好大一間。
告示牌寫說一天工作8小時,要燙100件衣服,每月工資80元。
生鏽的籃球架。
還有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特展。
綠島看守所配置圖及全景。
展覽的內容當然沒有那麼豐富。中間展出建築物的模式。
旁邊有個小空間,可以讓你製作白色的人權紙花,然後放入花池。
還有製作教學。
小空間全景。
再走著,還有2011世界人權日特展。不過因為都沒人,而且我們肚子餓了,所以就看一眼而已。
這些走廊,曾經是受難者每天必經之路。
這個亭子放在中庭內,有些突兀。
仁愛樓,由內往外側看。
另外一個角度再拍一下中正堂。
中正堂的量體感很重,但入口處雨庇做的很輕盈。
中正堂旁邊就是公側。
這是一個很通風的公廁。
中間的穿越走道直接把公廁分隔成兩邊,一邊男廁,一邊女廁。
越走越餓,我們離開了景美人權文化園區,這裡是值得一逛的地點。之後我們就趕緊前往金獅大酒樓吃午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